2015年南京將推廣路外停車場"不停車收費"系統
- 發布時間:2015-12-14
- 訪問量:44
2015年南京將推廣路外停車場"不停車收費"系統
感應刷卡進入 在電子環??▋妊b個芯片或者安裝一個特制卡
為了破解停車難,昨天,由東南大學交通法治與發展研究中心與新華網江蘇頻道等單位主辦的第二屆南京城市停車治理論壇舉行,本次論壇圍繞“合理調控城市機動車規模的停車治理”的議題,邀請了國內多個領域的專家、停車管理部門人員,共同出謀劃策。
現代快報記者從論壇上獲悉,南京除了要推廣道路停車泊位POS機收費,明年還要推廣路外停車場(馬路以外的停車場,包括建筑物配建停車場和社會停車場)“不停車收費”系統。專家提出,限牌限號不能從根本上治堵,建議“鼓勵主動停駛”,對這樣的車主要獎勵。
最新消息
明年推廣“不停車收費”系統
南京道路停車泊位,年底前將全面實行POS機聯網收費。
在論壇上,南京市停車服務業協會秘書長楊明山透露,對于有道閘的路外停車場,明年將推廣“不停車收費”系統。
何為不停車收費?他表示,這種系統的原理就和高速公路過收費站的ETC系統一樣,只要在車輛的電子環??▋妊b個芯片,或者安裝一個特制卡,車輛在進停車場時,就可以直接感應刷卡進入,不需要取卡停車,省時省力。出來后,自動感應刷卡繳費。
他稱,目前中大醫院等停車場已經試行,明年將在南京推廣,預計有100家停車場用上這樣的設施,可以避免一些停車場排隊取卡出現車輛積壓的現象。
熱點關注
關鍵詞:治堵措施
“用交通罰款來獎勵
主動停駛的車主”
為了緩解道路擁堵,控制機動車的規模,北京、上海早就實行了限牌限號。
對此,國家發改委城市中心綜合交通研究院綜合所所長趙延峰認為,限牌限號并不能從根本上控制機動車規模以及交通擁堵。以北京為例,2011年受小汽車拍照搖號政策影響,擁堵指數大幅下降,2012年出現反復,2013年12月,平均擁堵指數6.1,已與搖號政策出臺之前的2010年持平。
而且單雙號限行還導致一些家庭購買第二輛車。牌照搖號,也出現有人拉上所有親戚一起去搖號的情況。
趙延峰認為,可以采用鼓勵主動停駛的辦法。比如像韓國首爾2003年啟動“自愿停駛制度”,參與的車輛可獲得汽車稅、交通擁堵費、停車費等方面的優惠措施。使得首爾市中心區交通流量減少了11%。
北京目前每個工作日停駛機動車總量約100萬,假如每日停駛一輛車補貼100元,每年補貼總計48億元,大致與每年交通違停罰款收入相當。也就是說,只要將交通罰款用于獎勵自愿停駛車輛,對小汽車使用量的減少效果與尾號限行措施相當。
關鍵詞:停車逃費
“停車不繳費算違?!?/strong>
南京能實行嗎?
青奧會前,南京實施了“史上最貴”停車費后,逃費現象增多。此外,還存在著一些收費員私自議價、超標準收費等問題。
深圳市交通管理局法制科科長李廣群介紹,在深圳,通過立法,違停的處罰力度遠遠大于其他城市,從200元到2000元不等。如車主在道路停車不繳費,就算違停。
他說,深圳的道路停車泊位現有1673個,每輛車進入泊位,都有電子感應裝置,錄入編號等。車主須下載一個APP軟件,進入泊位后,通過軟件預付費用?!氨热缒阆戎Ц兑恍r費用,后面多退少補。如果你不預付,管理人員那里有報警顯示?!彼榻B,如果你欠費,在離開車位24小時內補齊,將按欠費金額的雙倍收。如果24小時后還未補齊,就算違停。除了至少200元的處罰外,還要補齊停車費,和年檢掛鉤。
李廣群說,雖然道路停車有些麻煩,但管理人員完全不接觸錢,也沒法私自議價,避免了很多矛盾。
南京的停車欠費能和違停綁定嗎?其實之前南京停車管理部門就表示,有意向推進,但要協商的內容很多,目前還沒法實現。
關鍵詞:收費公開
停車費都去哪兒了?
專家呼吁要公開
很多人好奇,道路的停車費用在了哪?昨天,兩位專家都提到了收費公開問題。
東南大學交通法治與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弋強認為,停車人因為獨占道路資源而繳納的停車費,不能簡單回歸財政收益,而必須用于改善停車的目的。他說,比如改善公共交通、修建公共停車場、換乘中心等。這一點目前南京做得還不夠。
而南京志仁律師事務所律師封頂,還和多人聯合向全國31個城市政府部門發出信函,要求提供道路收費的依據。封頂說,目前31個城市中大概有15個城市有回復,但他對這些回復都不滿意。他也呼吁,對于道路停車收費,政府部門應該公開收費依據、收費性質。此外最重要的是公布收費后的用途,讓大家一目了然。
據了解,南京道路臨時停車泊位屬公共停車位,由街道聘人員進行管理。管理與考核屬于“市—區—街道”三級模式。每筆停車費,直接進入當年財政收入“總盤子”。停車費用如何支配?市、區、街道一般按照2:2:6的比例進行分配,主要用于支付收費員工資、社保,以及停車道路設施建設等。
關鍵詞:停車配置
先找好車位再去上牌
國內能借鑒嗎?
其實,停車難、停車亂、停車無序等問題是很多城市的通病,這是快速機動化發展必然會面臨的問題,國外一些城市也曾面臨這種情況。
公安部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政策規劃研究室副主任戴帥說:“每輛車大約需要15平方米的占地面積,建一個車位需要30平方米,而南京現有200多萬輛車,這是個迫切需要面對的現實問題。停車問題不僅是一個交通問題,還是一個社會問題,因停車發生沖突的事件也時有發生?!?/p>
她還以日本與歐洲為例,介紹如何解決停車問題。
日本很早就有《停車場法》,后又規定汽車上牌前必須找好路外停車位,具備“停車證明”。租車位則需要有一年以上停車位租約,相關人士會去驗證,再發放停車證明,然后再上牌。
歐洲則采取了差別化設置的辦法。市區范圍內設置上限,停車位只減不增??粘龅牡缆访娣e給自行車和行人,不做機動車道。一些國家甚至建停車場需做交通影響評價,并評估是否會對周圍環境造成影響。
相關鏈接
達成“合理調控城市機動車規模的南京共識”征求意見稿
在論壇的最后,在場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公眾媒體、企業單位、行業組織以及市民代表、高校學生等,共議調控城市機動車規模的合理方式,形成共識(征求意見稿):
共識一:限牌、限號政策系城市重大公共政策,需要遵循法治思維與法治方式出臺。
共識二:限牌、限號政策系調控城市機動車規模的方式之一,但需要接受必要性法律原則的考量。
共識三:停車治理作為合理調控機動車規模方式的基礎,在于車主自備車位的法理,城市可以開展相應立法的探索。
共識四:道路停車泊位價格的調整與嚴格的違停執法,系實現一定范圍機動車規模調控的有效方式。
共識五:移動互聯網時代推動“不停車收費”系統、城市統一停車信息平臺建設,是通過停車治理合理調控機動車規模的最大公約數
相關新聞
頁面版權所有 ? 2021 深圳市思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粵ICP備19027815號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龍崗